10月13日至15日,第13届中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在上海师范大学成功举办。本次会议主题为“人工智能时代的语言和认知研究”。会议由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认知语言学专业委员会主办,上海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承办,并得到了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和上海市外文学会的大力支持。会议邀请了众多国内外知名专家担任主旨发言嘉宾,来自中国、加拿大、瑞典、土耳其、日本和俄罗斯等地的300多位专家、学者和研究生参加了交流和讨论。
会议开幕式由外国语学院院长高航教授主持,学院党委书记宋波参加了仪式。上海师范大学副校长李晔教授首先致辞,并对外国语学院承办此次大会表示祝贺。他介绍了上海师范大学目前的发展情况,并强调了语言学科的重要性。之后,中国英汉比较研究会认知语言学专业委员会会长束定芳教授致辞。他指出,中国在认知语言学领域的影响力日益增大,特别是在人工智能时代,认知语言学研究具有广阔的前景。随后,上海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高航教授致欢迎辞。他热烈欢迎来自全国各地的参会代表,并简要介绍了学院当前的发展情况。他向长期以来支持外国语学院学科发展和专业建设的专家表示感谢,并希望代表们在此次学术活动中加深交流、互相学习,收获丰硕的学术成果。最后,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社长孙玉致辞。他介绍了出版社近年来在“引进来”和“走出去”两个方面的发展,并指出在AI时代,语言学面临着新的挑战和要求,尤其需要克服语料库、算法和计算力等方面的局限性。会议开幕式结束后,全体代表合影留念。
随后,南京师范大学张辉教授、西南大学文旭教授、湖南大学刘正光教授、上海师范大学曹秀玲教授分别发表了题为“认知社会语言学研究的‘心理学实验转向’”“隐喻与创造——语言创造性的认知探索之一”“英汉语谓语(动词)的时间性与句法语义动态性对比研究”“语言的主观性与汉语去主观化表达”的主旨演讲。几场演讲分别由北京外国语大学王文斌教授、河南大学牛保义教授、南京师范大学辛斌教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卢植教授主持。上午会议进行期间,全体代表还进行了中国英汉比较研究会认知语言学专业委员会理事会换届选举投票。
下午,参会的专家学者们在东部第3教学楼的19个分会场展开了专题讨论和分组交流。260多位学者参与了论文宣读和学术交流。除了分享知识,代表们还利用会议间隙互相交流感情,畅谈往日情谊。
在下午场的主旨发言中,瑞典隆德大学普通语言学教授兼认知符号学分部研究主任Jordan Zlatev做了题为“语言与图画中的隐喻及转喻:理据和沉淀模型”的在线报告。报告由张辉教授主持。
14日晚,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教育中心会议室举行了新一届常务理事会的第一次会议。会议选举张辉教授为会长,束定芳教授为名誉会长,王文斌教授、文旭教授、刘正光教授、辛斌教授、石毓智教授为副会长。同时,经张辉教授提名,高航教授担任专委会秘书长,张翼教授、杨坤教授和孙崇飞教授担任副秘书长。同时,常务理事会决定成立专委会顾问委员会,由徐盛桓教授担任委员会主任、程琪龙教授等专家担任副主任,严辰松教授等专家担任委员。会议还讨论决定由黑龙江大学、南京大学分别作为第14届、15届会议的承办单位。
15日上午,代表们再次齐聚霞棐剧场。北京外国语大学林正军教授、上海师范大学高航教授、加拿大多伦多大都会大学Jamin Pelkey教授分别做了题为“喻:隐喻、转喻与语法隐喻及三者关系”“汉语同源动量词的认知研究”“人工智能、身体意义与奇迹体验”的主旨演讲。演讲分别由南京师范大学汪少华教授、陕西师范大学张韧教授主持。
主旨演讲结束后,新当选的会长张辉教授作了大会总结致辞,向协办单位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上海市外文学会以及所有与会代表表示感谢。新当选的秘书长高航教授通报了中国英汉比较研究会认知语言学专业委员会新一届理事会选举投票结果。随后举行了会长交接仪式,名誉会长束定芳教授向现任常务理事会成员表示感谢,并强调专委会需要新鲜血液来促进认知语言学的发展。
最后,黑龙江大学西语学院代表李家春教授致辞,对上海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的接待表示感谢,并简要介绍了黑龙江大学西语学院,邀请全体代表于2025年相聚哈尔滨,再次共襄盛会。
(供稿、摄影: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