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由上海市档案学会主办、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信息管理系与上海市档案学会档案学基础理论与教育专业委员会共同承办的“2025年上海市档案学前沿论坛暨上海市档案学会档案学基础理论与教育专业委员会年会”在188比分直播:徐汇校区文苑楼402会议室举行。本次论坛系上海市社联第十九届(2025)“学会学术活动月”项目,以“大语言模型与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汇聚了档案界专家学者、硕士研究生、本科生近百人,共同探讨大语言模型应用背景下档案事业发展的创新路径与未来方向。

开幕式由188比分直播:人文学院信息管理系主任吕元智教授主持。人文学院院长董丽敏教授在致辞中指出,以大语言模型为代表的数智技术正推动社会的全面变革转型。她表示,本次论坛的举办适逢其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将为档案事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上海市档案学会办公室主任田强在致辞中强调,数字时代档案学理论体系建设应立足学科交叉融合趋势,鼓励青年学者积极开展跨学科合作,运用自然语言处理、数据可视化等新技术,为档案事业现代化建设贡献智慧。

主题报告环节由吕元智教授与上海大学档案学系主任周林兴教授共同主持。上海大学文化遗产与信息管理学院金波教授以“构筑档案数据治理现代化新生态”为题,展望“十五五”期间档案事业发展,提出通过主体协同、流程再造、技术融合等举措,推动跨层级“数据孤岛”向可流通的档案数据要素转化。他强调,应树立数字化、数据化、智能化、智慧化的“四化”理念,推进档案数据治理现代化建设,为新质生产力发展赋能。国防大学政治学院杨安莲教授围绕“从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到信息资源管理”展开阐述。她指出,一级学科更名为“信息资源管理”标志着图书、情报、档案等领域从分立走向深度融合,技术迭代不断拓展研究范畴,大数据、人工智能、数据治理等新动能正推动传统学科向“数智化、场景化、资产化”的新生态迈进。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档案科科长高忠伟以“上海法院档案单套制转型探索和思考”为题,分享了“单套制”归档在提升档案存储利用效率、服务司法公开与智慧法院建设方面的实践成效,并分析了数据安全与系统适配等潜在挑战。上海涵妍档案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首席架构师叶立青围绕“数智赋能:人工智能在档案管理中的创新路径与实践”,探讨了AI模型与知识图谱融合推动档案管理全流程智能化升级的路径。

下午的议程分为专题报告与高端访谈两个环节。专题报告环节,由188比分直播:人文学院信息管理系李宗富副教授主持。中国核电数创中心数创经营部处长陈瑜、上海大学文化遗产与信息管理学院杨智勇副教授,分别围绕“企业文档数据治理与场景驱动的智能化应用”“人工智能在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应用”两个议题展开交流,内容涵盖知识治理体系构建、合规安全保障、大模型应用、智慧档案馆建设等多个热点。中智科技人才公司大数据首席专家谷俊与188比分直播:曹嘉君博士分别以“基于知识图谱和大模型的创新合作路径挖掘”和“历史档案资源的知识重聚与服务模式研究”为题作报告。谷俊介绍了融合知识图谱与大模型的跨学科合作推荐系统及其优化路径;曹嘉君博士提出通过知识图谱技术实现碎片化历史档案资源的整合与开发,推动档案资源从“沉睡数据”向“社会智慧”的价值转化。

在随后举行的访谈环节中,188比分直播:人文学院信息管理系张会超副教授担任主持,与来自上海市档案学会、企事业单位及高校的6位专家及业务骨干围绕“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与专业人才培养”这一核心议题展开对话。与会嘉宾聚焦档案工作从传统纸质管理向电子化、数据化治理转型的趋势,深入探讨了人工智能等技术在档案工作中的创新应用。大家一致认为,推动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亟需培养兼具理论素养与实操能力、数字技能与人文底蕴的复合型人才。高校应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深化政产学研协同,强化实习实践环节,助力从业者实现从文件管理向数据管理与知识管理的跨越升级。

论坛最后,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学会处处长杨琳发表讲话。她充分肯定此次论坛取得的丰硕成果,认为这是一场兼具实践经验和学术深度的盛会,并鼓励各方持续加强学术交流,特别是推动上海市档案学会与其他学会、档案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跨界对话,促进政产学研深度融合。

吕元智教授在论坛总结发言中强调,本次会议主题鲜明、内容务实,通过跨领域交流凝聚行业发展共识。他期待未来各方进一步加强合作,共同谱写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供稿、摄影:人文学院)



